比較少讀者會想起那位使布拉格成為歐洲名城的君王―查理四世,緃然遊人都必然會經過市內以他為名的查理大橋
從維也立到捷克首都布拉格,乘火車只需四小時。大家對此城的印像又是休麼呢?留意社會運動的讀者可能會想起那短暫的民主運動布拉格之春,對文學有興趣的則會想起卡夫卡。古典音樂迷便會想起莫札特曾五訪布拉格,而他的著名歌劇唐璜之首演也在布城。可是,比較少讀者會想起那位使布拉格成為歐洲名城的君王―查理四世,緃然遊人都必然會經過市內以他為名的查理大橋。
深諳轁光養晦之道的政治家
查理四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家,他從父親約翰繼承了波希米亞王國(Kingdom of Bohemia),再以無比的耐性及政治手腕成為中西歐的霸主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國王。神聖羅馬國王有點像武合小說中的武林盟主,但稱霸靠的不是武功,而是政治實力和外交技巧。國王透過選舉產生,選民當然不是平民而是歐洲諸國中(主要是日耳曼族裔)國力較強的國王或大公以及重要教區的主教。1346年,當時的神聖羅馬國王是巴代利亞大公路易四世,他決意削弱羅馬教廷的影響力,與時任教王金文泰六世不和。查理的父親與金文泰早有盟約,支持教王的諸國便推舉查理為羅馬王,以抗衡路易四世。雖然路易的軍事及政治實力遠超查理,但路易因明顯與教廷不和,故樹敵甚多,也無暇理會查理。這正好給查理轁光養晦,廣結人脈的機會。待路易四世駕崩,查理便順勢被推舉為神聖羅馬國王。
布拉格的基建工程
因布拉格未受肆虐歐亞的黑死病所影響,查理便把首都遷往布城。這便造就了布拉格甚至是波希米亞王國的黃金時代。若按現代術語,查理在布城所作的就是一連串的基建工程。他在任內下令成立查理大學―也是中歐的首個大學,興建連接魔濤河舊城與布拉格堡兩端的查理大橋,同時發展連接舊城的新城,也擴建布拉格堡以及在堡內興建聖維徒斯教堂。布拉格因此成為地位僅次於君士坦丁堡及羅馬的歐洲第三大城。天子之都有鑄幣權,布城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意大利及日耳曼銀行家及商人的商業樞紐。查理大學在短短數十年成為歐洲的學術重鎮,直至現在也是歐洲有數的著名學府。而查理大橋、聖維徒斯大教堂及擴建後的布拉格堡則是遊客必訪之地。
魔濤河上的查理大橋 大橋上的基督受難石雕 從布拉格堡鳥瞰市內風光 布拉格堡內的聖維徒斯大教堂
改革選舉制度,連繫共同利益
查理四世的貢獻不單止體現在布拉格,他對波希米亞王國及神聖羅馬帝國也發揮了遠大的影響。他憑神聖羅馬王帝所賦予的權力來擴大及鞏固了波希米亞的版圖,以及他所屬的盧森堡家族在帝國內的影響力。可是,他最大的貢獻是改革了沿用數百年的神聖羅馬國王選舉制度,雖然改革遇上哈茨堡家族的重大阻力,但最後還是得以落實並沿用至拿破崙在19世紀初廢除神聖羅馬帝國為止。新的選舉制度介定了七個有資格投票的人選,其中三個為大主教,四個為顯赫的家族或王國。這緩和了教廷與國族之間的衝突,也使往後的修正有先列可緩。查理也下放更多的權力給各地的皇室認可城市,而城市之間的聯盟把各地的利益連在一起,有助維繫帝國的和平。
連儂牆 在河畔的卡夫卡博物館 舊城廣場的聖母堂雙子塔 老爺車遊市團
布城的文化深度
布拉格是東歐有數的名城,擁有着東歐最古老的大學,吸引着四方八面的騷人墨客,才子佳人,而他們最愛流連的必然是市內的舊城區。區內的大廣場從中午至旁晚也人頭湧湧,他們最愛在其中的天文鐘、市政大樓以及聖母堂的雙子塔等地標拍照;更有不少遊客會乘坐蘇聯統治時斯的老爺車在舊城出發往其他名勝參觀。 布城也有不少文化上的連繫,例如二百多年前布拉格已激蕩着莫札特天馬行空的靈感,使他在「唐喬凡尼」(Don Giovanni)首演的前夕為此歌劇譜下富麗堂皇的序曲。也有一名居住在布拉格的失意猶太人,活在父親和生活的無形壓力下,只有透過偷偷寫作來宣洩心中的抑壓。他在死前叮囑好友把他的洋洋巨著付諸一炬。幸好他「遇人不淑」,他的這位好友並沒有按他的遺囑辦事,相反卻將他的著作印製成書。世人才沒有失去這位能與莎士比亞、雨果等文豪齊名的文學巨匠。這位「他」的名字叫卡夫卡(Franz Kafka)。更近代的例子是法國領事館外高舉民主自由的連儂牆,不少塗鴉藝術家也在此留下對這些普世價值的憧憬。
舊城橋頭的高塔 天文鐘
後記:波希米亞新解
上文有好幾次提到波希米亞王國,此國其實就是現今捷克及斯洛代克的前身。雖然我們在地圖上已找不到此名,但我們在各媒體中也會聽過波希米亞(Bohemian)這詞。奇怪的是此詞現多作為一個形容詞而非名詞。讀者又有沒有被朋友形容為很「波希米亞」呢?若有,便要了解一下這是一句恭維話還是略有貶義了。波希米亞作為一個形容詞據說是源於法國人對他們看不起的吉普賽的誤解,他們普遍認為吉普賽人乃從波希米亞地區流浪到法國的族群。可是,據牛津字典所錄,Bohemian若作形容詞則是形容一些有藝術氣息而又我行我素的人。甚至有評論家認為現代人或多或少也有一點波希米亞情懷。若有機會暢遊布拉格,在欣賞其醉人風韻及查理四世留下來的古蹟之餘,也別忘了看看市內的藝術氣息。至於市民是否我行我素,便請讀者諸君自行判斷了。
新添加的資訊可寄到閣下的電郵 Get new content delivered directly to your in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