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她曾經是帝國的驕傲,卻在同時留下販賣黑奴的污點;她險被夷為平地,卻孕育出像Beatles般不朽的樂隊
英超勁旅利物浦苦等了30年,終在今年再嚐聯賽冠軍的滋味,而它在聯賽中的浮沉也恰好是該市數百年興衰的寫照。利城在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4年後更成為當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很難想像她在二戰後曾是暮氣沉沉、失業率高企的破城。

帝國大港的浮華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的西北部,擁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她的海岸線呈弧形,水深而浪靜。海岸西端接愛爾蘭海,正好成為與世界各地貿易的樞紐;受聯合國青睞的原因正是她在帝國雄霸全球時作最大商港的地位。在帝國步向衰落之先,她更是僅次於倫敦的第二大城,到現在還保留着大商港的堂皇氣派。正因其貿易發達,她曾擁有大量資源來美化城市及海岸。直至現在,她是倫敦以外擁有最多國家級建築物的英國城市。代表作有傲視愛爾蘭海,被喻為三大恩典的皇家利物樓(Royal Liver Building)﹑冠達郵輪大樓(Cunard Building)及利物浦港大樓(Port of Liverpool Building)。利物浦也矗立着全球最優秀的新古典建築物聖佐治堂,更擁有全歐最龐大的聖公會教堂。

光輝過後的暮氣沉沉
然而,利物浦的文化內涵豈止其光輝歲月與華麗建築。依我看,她的文化深度表現於在時代跌盪中的蛻變和在矛盾下的融合。從時代轉變的角度看,她因着地利優勢享受了數百年的繁華,但也是其地理使她成為納粹德軍的頭號轟炸目標。二戰期間,利物浦是全歐洲被轟炸得最體無完膚的城市,險被夷為平地。雖然戰後在經濟上有短暫的中興,但在二十世紀後半葉已奄奄一息。


各族共融的體現
從矛盾中剖析,利物浦過去作為英美間的貨運樞紐,運載的不單是貨物,還有活生生的黑奴;這成為她光輝背後的污點。二十世紀後半葉,利物浦的失業率高企,同時有四個黃毛小子組成了The Beatles樂隊,在市內的Cavern Pub初試啼聲,之後的平步青雲便是眾所周知的佳話了。Beatles在歌曲中表達的信息,溫馨細緻如Hey Jude,哲理縱橫如Let It Be都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樂迷。樂隊拆夥後,John Lennon作個人發展,他的名曲Imagine中有一句「想像各國人民,和睦共處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這句歌詞最後在利物浦足球隊內得到充分體現,君不見不同種族的球員都在同一綠茵場上合作無間嗎? 從販賣黑奴到現在的各族共融,絕對是歷史長廊上的艱辛體現。

紅軍隊徽考
談起紅軍(利物浦足球隊的渾號)這支英超勁旅,令人津津樂道的當然是它曾六奪歐冠杯以及在英超聯18度封冠,但大家又有否留意它的隊徽?隊徽除了有隊名及成立年份(1892)外,其實還有兩個很重要的部份。首先是頂部橫額寫着的You’ll Never Walk Alone,紅軍迷必然認得這首隊歌。可是,這歌本身不是為球隊創作,而是一齣歌舞劇的曲目,直至被本地樂隊翻唱才成為紅軍隊歌。若你有幸觀賞紅軍作賽,尤其在主場晏菲路球場舉行的賽事,便會聽到數萬球迷高唱這歌。


歌聲有力拔山河之勢,足以震懾敵軍;而歌詞的信息是在逆境中互相扶持,也常被國民借用,例如在2020年爆發的新冠狀疫情期間便被用作鼓勵醫務人員的歌曲,意味國民與他們風雨同行。隊徽的正中是一隻名叫Liver的瑞鳥,也就是市名的由來。上文提及的皇家利物樓之雙塔便各有一隻利物鳥,相傳它們振翅高飛之時便是城市覆亡之日,信不信由你乎!

後記:從矛盾中薪火相傳的城市
利物浦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她曾經是帝國的驕傲,卻在同時留下販賣黑奴的污點;她險被夷為平地,卻孕育出像Beatles般不朽的樂隊。如此看來,利物浦的文化內涵就在時代的浮沉與矛盾的融合中薪火相傳。難怪聯合國也對她另眼相看,利物浦也充份利用成為歐洲文化之都這個機會使世人再次認識她豐富的文化底蘊。
你或許會喜歡以下文章,請點擊圖片來開啟
新添加的資訊可寄到閣下的電郵 Get new content delivered directly to your in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