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企業家留意到此地區氣候溫和,冬天也陽光普照,而沿岸不少海灘更是水清沙滑,便擲重資在此發展旅遊業。在宣傳時更把此地冠以「陽光海岸」之稱
從英屬直布羅陀沿地中海驅車往東走約一個小時,便到達西班牙的著名渡假聖地 – 陽光海岸 (Costa del Sol)。全長159公里的海岸線均在馬拉加省之內,其省府便是極具文化色彩的馬拉加市,此市也是陽光海岸的一部份。
陽光海岸的由來
19世紀初,除了馬拉加市是工商業的重鎮外,其他沿岸小鎮仍以捕魚為主。到19世紀未,便連馬市也遇到嚴重的經濟衰退,失業率暴升。聰明的企業家留意到此地區氣候溫和,冬天也陽光普照,而沿岸不少海灘更是水清沙滑,便擲重資在此發展旅遊業。在宣傳時更把此地冠以「陽光海岸」之稱。其中最著名的沿岸城鎮是托雷莫利諾斯(Torremolinos)及瑪貝娜(Marbella)。前者吸引了最當時得令的荷里活明星前來渡假,包括開創婦解電影先河的碧姬芭鐸、「教父」馬龍白蘭度及叱咤歌壇的法蘭仙納杜拉。而瑪貝娜則以富麗堂皇作招徠,吸引不少工商巨賈,皇室貴冑前來。
龍達鬥牛場及博物館 龍達的鎮廣場 新橋 鎮端峭壁的奇岩
動靜皆宜的龍達山城
從瑪貝娜往北開車,走過蜿蜒的山道,便可到達一個魅力四射的山城。山城名為龍達(Ronda),是西班牙國粹 – 鬥牛的發祥地之一,全國最古老的鬥牛場便在此。鬥牛的起源各說紛紜,但普遍認為跟五世紀侵略安省的西哥德人(Visgothic)有關。鬥牛本來只有塞維爾一派,但龍達的鬥牛勇士羅密奧卻自成一格,並發展成跟塞維爾派分庭抗禮的龍達派。現在龍達所舉行的鬥牛賽不多,當中有全國聞名在九月份舉行的Corridas Goyecas鬥牛賽。在沒有鬥牛賽的日子,遊客可購票參觀這個古老的鬥牛場及到博物館內了解有關鬥牛的歷史。
別以為龍達只一味好動,她也有靜逸別緻的一面。作為一個山城,從高處俯瞰,看到的是一攬眾山小之勝景,而最能欣賞此景之處便是著名的新橋(Puento Nuevo)。這道120米高的大橋連接塔奧峽谷的兩端。橋名雖以「新」為名,但也有二百多年歷史。從橋頂眺望,便看到一大遍棕棕翠翠的山巒。遊客也可步行或開車到谷底來一睹新穚及龍城的全貌。從新橋進城,便可看到舊的市政大樓,不遠處便是鬥牛場及觀景台,往城東走便是索歌羅廣場。廣場附近佈滿咖啡廳、餐廳及林林總總的商店。古城內滿是石板路,大街小巷也散發著濃烈的西班牙小鎮風情。難怪一代文豪海明威也對此地情有獨鍾,極度推崇其浪漫情懷。
從馬拉加市感受歐洲文化史
從龍達驅車前往馬拉加只需一個小時許。馬拉加是個古城,從2800多年前由腓尼基人開埠以來,一直是歐洲與北非的貿易樞紐,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細看城中得以保存的文物及建築,就像閱讀一冊歐洲文化史。在市內仍能看到腓利基人留下的城牆輪廓,也能看到羅馬劇院之遺址。當然少不了由阿拉伯人興建在山丘上的阿加夫巴宮(Alcazaba)及俯瞰馬市的吉布拉法羅堡(Castillo Gibralfaro)。歐洲諸王驅逐阿拉伯人後也在此城大興土木,其中的表表者是哥德式的聖地牙哥大教堂,受文藝復興風潮啟發的艾比斯歌普宮(Episcopal Palace)及巴洛克風格的聖瑪利亞大教堂。

除了代表不同朝代的建築外,馬拉加亦是一個文化之都。名滿天下的立體主義宗師畢卡索也生於此地。市內有畢卡索博物館,展覽著大師不同時期及取材的作品,包括油畫、繪圖、刻畫及陶瓷。而始於巴黎,世界聞名的龐畢度藝術館也在2015年於馬城開設分館,大部份展品都是巴黎母館內的珍藏。藝術館外便是市政府為郵輪碼頭而發展,設有大小商店及餐廳的Muelle Uno港灣休憩區。日落時份漫步其中,再乘晚霞於海傍用餐,乃一樂也。

上述是陽光海岸的主要景點,若一家老少暢遊的話,建議讀者到位於瑪貝娜西垂的沙和野生動物園(Selwo Safari)以及沙和海洋世界(Selwo Marina)。遊客更可與百獸為鄰,在動物園內,以非洲風俗為主題的旅館度宿一宵。
你或許會喜歡以下文章,請點擊圖片來開啟
新添加的資訊可寄到閣下的電郵 Get new content delivered directly to your in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