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情說愛話「宜家」

據二零零七年的福伯氏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瑞典宜家傢俬的創辦人Ingvar Kamprad榮登歐洲首富。他亦是全球第四富豪,排名僅次於微軟的蓋茨、被譽為投資之王的畢發特及墨西哥企業家Carlos Slim Helu。宜家的瑞典名字Ikea其實是創辦人的姓名(Ingvar Kamprad)及瑞典語的家居(Elmtaryd)和村落(Agunnaryd)的縮寫。宜家是由當時十七歲的金伯特在一九四三年創立,現時已在50多個國家開設了400多間分店。

宜家的成功,有人歸功於它擁有一班具創意及體貼顧客需要的家具設計師,也有人歸功於它在各國擁有龐大的購買力或在大量低成本國家設廠及訂貨,亦有人歸功於它選址準確而分店的設計及擺設又能提高顧客的購物慾。但依我看來,宜家的成功在於「以家具為業,念人情為本」。此話怎說?

我在英國閑逛過位於不同城市的宜家傢俬。除了看到美輪美奐的裝潢,五花八門的家居,稱心整齊的佈置外,再看到的就是一群又一群的顧客,有的忙着與妻子交頭接耳、有的忙着與伴侶相量新居的佈置、也有一臉慈容的父母,留心地聽着孩子要如可為自己的小睡房翻新、亦有一班年青人朗朗高談,為新居入伙的友人選購一份稱心的入伙禮物。他們到底是來添置家具,還是在享受着與親人朋友在選購家具時的相聚和心靈交流呢?我想宜家傢俬就是有着這份魔力,令來自四方八面的顧客都享受着同一份溫馨。

其次就是它的配套。在英國,每一所宜家傢俬都設有一個供兒童玩樂的遊戲區,有的是迴旋木馬,或是投幣式的電動飛機。很多父母在購物前後都樂意為孩子往飛機的收銀箱內投下一枚硬幣,樂乎乎地看着孩子在飛機上搖搖盪盪。飛機停下來時,孩子總嚷着要多玩一次。直到孩子長大,有機會到外國留學也好、辦事也好。機倉內的跌盪總會喚起孩子的回憶,想起小時候曾到宜家傢俬。他也許已忘了當日買了些什麼,但他一定會記起他曾雀躍地乘着那架小飛機,也看到同樣雀躍的父親傻傻地凝望着自己。現在的他只希望這小飛機永不停下,直奔永恆。

每所宜家傢俬亦有一餐廳及茶室。說到喝茶,從前廣州有一名為大同酒家的茶樓,內有一副對聯寫着:「大包易賣,大錢難撈,針鼻削鐵,只向微中取利。同父來少,同子來多,簷前滴水,幾曾見過倒流」。碰巧在宜家也甚難看到子女成長後與父母同來了,簷前滴水似乎是中外皆然的現象吧!我們願意現在便邀請父母到宜家傢俬為他們添置家具嗎?儘管父母只盼望與子女在茶室內喝一杯最普通的紅茶。


你或許會喜歡以下文章,請點擊圖片來開啟

和平背後的代價:記諾曼第登陸75周年
人傑地靈活士托:邱吉爾的出生地
見證帝國興衰的漆咸皇家船塢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