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留歐派的反思

在我看來這證明了社會民生與金融股市已全面脫鈎(De-coupling),當中的兩組個體彷彿活在一個平行時空,互不理解也互不體諒。

2016年6月23日,英國剛舉行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公投,結果是略多於一半的選民贊成英國脫離歐盟。結果公佈後,很多人­ – 包括支持留歐的我 – 都感到意外。但我們真的應該意外嗎?投票前的民意調查雙方的支持都在伯仲之間,那些感到意外的人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英國不會脫歐。脫歐既成定局,傳媒卻側重報導脫歐對生活和經濟的影響及三大政黨的領袖危機,反而選民選擇脫歐的真正原因則落墨較少,而後者正是我要反思的地方。

支持脫歐的三個主要原因
在公投之前,主流分析多認為選民有三大支持脫歐的理由。首先是東歐以至有可能加入歐盟之土耳其的移民會為本地人所帶來就業及社會資源緊拙的問題,其次便是歐盟的大融合政策逐步削弱英國的主權,最後是不滿歐盟的官僚作風,制度彊化。可是,公投的地區結果公佈後,我才驚覺,英格蘭的大城市如倫敦與利物浦跟其他地區之分歧。

不信任既得利益的精英
我們也許還記得,最落力宣傳留歐好處的往往是既得利益的政治及經濟精英,而他們所宣傳的好處主要是經濟上的穩定及英國在歐盟內穩中求變的能力。脫歐不單為他們帶來金錢及權力上的損害,也是一個最不理性的決定。所以,脫歐的結果正正反映了普羅大眾對這些精英的不信任。問題是這種不信任是如何形成的?

建制精英「堅離地」
有說是選民被脫歐派所誤導,更有說留歐派普遍認為支持脫歐的人多是草根階層,他們較易受斷章取義的脫歐言論所影響。可是,這又是事實嗎?前英倫銀行行長在公投後接受訪問,批評留歐派往往認為自己是專家而對方是蠢材,使傾向脫歐但未下定主意的選民較難注意留歐派的理據。而我也相信大部份支持脫歐的選民都是在深思熟慮後才投下神聖一票的。留歐派對脫歐派的誤解正好表示了建制精英對普羅大眾的不了解,也就是現代流行說的「離地」(out of touch)。

精英們不能明白,英國在歐盟諸國當中有著最高的經濟增長,倫敦更是外資打入歐洲的基地,為何要脫歐來動搖甚至破壞這種優勢?他們也不明白,現時在歐盟享有的出入境及工作自由對旅遊及發展事業也有好處,為何要脫歐?他們更不明白,同事中不乏從歐洲來的專才,大家相處融洽、互惠互利,就算是較低技能的歐洲移民也使裝修家居的成本大大降低,脫歐又有可好處可言?

基層選民的無助
上述的「經濟增長」、「外資」、「旅遊」、「發展事業」、「專才」及「裝修」等字眼就是真正的「離地」了。普羅大眾認為,我工作的地方是本地中小型企業,專才及外資與我何干;莫說我沒餘錢為家居裝修,就算有也是自己做的,加上有些朋友的工作便是被歐洲移民以廉酬搶去,廉價勞工又與我何干;我一年一度的家庭旅行也只限本地的渡假村,也沒有到歐洲發展事業的可能,那「旅遊」、「發展事業」又與我何干?事實上,普羅大眾不能感受到精英口中留歐的好處,有些甚至因歐洲移民帶來的競爭而失去工作或者是認為他們分薄了從前所享有的社會資源及福利。而以倫敦為本的思維更是他們心目中不受政府重視的主要原因。

GDP的大迷信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樂見脫歐及其對社會帶來的動盪,但這次公投總算把不同階層的分歧完全浮現,也顯示在民主政制下,英國不能一味以國民生產總值(GDP)掛帥或以倫敦作制定政策的本位。羅拔金乃迪55多年前的名言如今讀來仍然擲地有聲:「國民生產總值能量度所有事物,除了真正重要的事」。試舉一例來說明此話的意思。一個單身的老闆聘用了一位單身的秘書,兩個寂寞人情愫漸生,最後結為夫婦,生活愉快,婦人更不收分文替丈夫打理生意。從經濟統計看,國民生產總值沒變(秘書本來的收入變成老闆的利潤),就業人口卻少了一位。可是,寂寞的人減少了兩個,幸福的人也多了兩位。這不是說經濟統計不重要,但迷信GDP增長的好處便會使政策失衡,人民反而不覺幸福。歷史上所有的重大轉變多是由不快樂的人民所引發,先知先覺的領袖可成為改革的先驅,後知後覺的便喪失權位,不知不覺的則成為革命的犧牲者。在公投後宣佈辭任首相的金馬倫便是後知後覺的悲劇示範。

「反」反思:脫歐與脫鈎
上文是我在4年前脫歐公投後為號角月報所寫,主旨是要了解為什麼英國人民選擇脫歐。今天(2020年12月30日)歐盟簽署好的英國脫歐協議剛由英女皇的專機送抵倫敦,英國脫歐已塵埃落定。而在脫歐談判仍在進行之時,脫留雙方都幾乎一致無奈地認同脫歐對經濟增長毫無好處,也證實公投時金融精英並沒有「車大炮」。可是,我更相信的是普遍支持脫歐的選民之着眼點不在經濟發展,甚至認為窒礙了的經濟”is a price worth paying”,換來的是國家的真正主權或者是對乏善可陳但精英們奉為瑰寶的全球經濟融合作出控訴。而我在近年越來越理解甚至是趨向認同他們的憤怒。 不是嗎?疫情橫行下眾多市民失業,它們的生計並從工作而來的滿足感及自我形象被摧殘至體無完膚。可是,君不見股市及眾多金融資產價格卻回復甚至超越疫前的水平。這證明了甚麼?在我看來這證明了社會民生與金融股市已全面脫鈎(De-coupling),當中的兩組個體彷彿活在一個平行時空,互不理解也互不體諒。全球化下金融主導的資本主義着實有病,而病情不輕,絕對要大國手深入診斷,徹底調理了。想不到脫歐之後要面對的是更嚴峻的脫鈎問題。


你或許會喜歡以下文章,請點擊圖片來開啟

和平背後的代價:記諾曼第登陸75周年
人傑地靈活士托:邱吉爾的出生地
見證帝國興衰的漆咸皇家船塢
英式工作文化
最「年輕」的古都:華沙
從吉百利看企業責任的實踐

One thought on “一個留歐派的反思

  1. Nothing can be lost when Brexit is proper in the historical moment. Long live the Queen and Her people😃😃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