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島的第一個王國便是覆蓋諾福克及修福克兩郡的東英吉利亞(East Anglia)王國。此王國後來與其他的撒克遜王國合併才慢慢成為英格蘭王國。
十二月的英倫雖冷,也有好去處。記得去年七月到英格蘭東面的諾福克郡(Norfolk)短遊,當中一個別開生面的行程便是到東北面的海岸看海豹。當天碰到一個替國家信託基金當值,對岸上生態滿有熱誠的年青人。他二話不說便把那專業望遠鏡給我們看海豹,並說在十二月及一月份整過海岸會滿佈在此繁殖的小海豹,囑我們一定要回來。
回家後找了一些海豹在諾郡繁殖的相片,才驚覺年青人口中的蔚為奇觀並不誇張,因此趁十二月初英格蘭解除了維持了一個月的禁足令後再遊諾郡。感恩此遊在月初成行,不然我家唯一的冬季假期便要因所處的白金漢郡在我們旅遊完畢後轉為第四級疫區而取消了。
零距離親近過千海豹
看小海豹的最佳地點是Blakeney Point及Horsey Gap,前者設乘坐電動船的觀光團,但務必注意因應潮汐漲退所作的時間表並要在指定時間到達集合地點;後者則設觀光台,但切記別走得太近,以免騷擾海豹照顧幼兒。就算不為海豹而來,兩地的海岸也是極佳的散步之地,其沙之幼在英國絕對是數一數二。附近小鎮的小食店或餐廳最愛以當地海產奉客,最著名的必定是出產自小鎮Cromer及Sheringham的蟹和龍蝦以及海蘆筍(Samphire)。雖然十二月份並非時令(五至八月份才是),但在英國能品嚐新鮮龍蝦及蟹的機會不多,故也理不得所謂的不時不食吧!
英格蘭的由來
遊諾郡當然不單是看看海豹、吃吃海產,她其實深具歷史地位。英國的聯合皇國當中最著名的必定是人口最多的英格蘭(England)。我們常說英格蘭人的祖先是羅馬人撤離後,統治當地的安格魯(Angles)及撒克遜(Saxons)人,英格蘭之名便來自安格魯,而他們在不列顛島的第一個王國便是覆蓋諾福克及修福克兩郡的東英吉利亞(East Anglia)王國。此王國後來與其他的撒克遜王國合併才慢慢成為英格蘭王國。征服者威廉在擊敗撤克遜皇哈勞特後也攻下諾郡,並在郡府諾域治(Norwich)市興建諾曼第式堡壘。
諾域治畫派
諾域治堡到現在也保存得完好,遊客可自行或跟導遊觀賞這座宏偉的中世紀堡壘,參觀後別錯過圍繞堡壘的七個展館,內容包括塞爾特與羅馬人、安格魯撒克遜及維京人、自然歷史及畫廊。特別一提的是畫廊展出最完整的諾域治畫派的展品,此派是英格蘭首個標榜取材於本地山水的畫派,對往後石破天驚的法國印象派大有影響。代表人物Crome及Stannard絕對不輸當時更負盛名的威廉特納(WM Turner)。
似曾相識的藝術中心
堡內的畫廊並非諾市唯一展出著名藝術品的地方,市內的東英吉利亞大學有一座富有現代感的建築物,從遠看總覺得似曾相識。看建築物內的簡介才知道它是由福士特男爵(Norman Foster)所設計的森寶利視覺藝術中心,難怪外型那麼像眾多出自他手筆的國際機場(包括香港和北京的兩座)。館內有不同系列的視覺藝術展覽,但最精彩的卻是館外的20多件沿校內湖泊與樹林擺設的大型現代雕塑,其中不少是當代名家如亨利摩亞及察特域的傑作。我十多年前開始留意此類現代雕塑,起初是不習慣它們的奇型怪狀,但慢慢卻能明白藝術家的創作苦心,亦開始能欣賞箇中一二。就算對現代雕塑沒有興趣,大學的校園也是一個很怡人的散步之地。
花貓到處走的大教堂
諾曼第皇朝在興建諾域治堡後不久便動工興建市內的大教堂。諾域治大教堂樓高92米,是英格蘭最古老的羅曼及歌德式建築,其內庭走廊則是全英第二大,故從內到外也氣派不凡。可是,去年參觀時印象最深卻是教會領袖與時代共融的方針,並在教堂的設計中具體地展現出來。從Erpingham門進入教堂的廣場可看到幾坐現代雕像,入口處有幾位和藹可親的義工來歡迎遊人並告知左方有展出氣候變化對北極之影響的圖片展覽,右方則可進人教堂及內庭。甫進內除了看到華麗的教壇及大風琴,更有趣的是看到教會所飼養並四處走動的花貓。牆上貼上夏天活動的海報,最矚目的是介紹八月份於教堂正中放置一坐50呎高的幻彩迴旋滑梯,目的是讓遊人在高處及迴旋時從不同角度去感受教堂。而在讀經台上放置的不只一部聖經,還有向同工發出的待客指引,包括鼓勵同工去關心遊人甚至主動為他們的需要禱告。走進內庭,看到的是由精緻石雕所點綴的龐大四合院,中間是一片大草地,草地上放置數款巨大的兒童遊戲,包括達人體高度的過四關、象棋以及層層疊,供一家老少享用。從內庭走到外圍可看到歌德式的尖頂,有趣的是頂部設一攝錄機,「監視」的對象不是遊人而是近十年都到來繁殖的柏靈歌飛鷹,也是速度最快的動物。凡此種種都與我平常參觀的大教堂大相徑庭,但觀感卻出奇地良好。

一解對滑雪之相思
十二月份不少家庭也會到歐洲過一個滑雪假期,今年當然是無法成行了。英格蘭沒有雪山,本地人今年沒可能在戶外一享滑雪之樂(在室內則可到室內滑雪場)。可是,在諾域治市則有機會一解對滑雪相思之苦。市外不遠處有一個全英最高的人造滑雪坡,雖然覆蓋斜坡的是仿雪的人造纖維,但登頂再向下滑的刺激感則只是略遜於真雪。我們一家也乘機補習一下生疏了的基本功,希望明年有機會再闖雪山。
無心插柳的人工湖
從大教堂往西南走數分鐘便是市中心,除了有數座因從前羊毛業發達而興建的中世紀木樓外,最特別的是在從前市集的舊址上興建的戶外市埸,出售大量本地手工藝品並設有數十個美食檔,中美歐非亞美食任君選擇。諾市的東面是著名的人工湖區(The Broads)。不少遊客也到其中的要鎮如Brundall或Wroxham乘小遊輪觀賞不同的湖泊;也有旅客租用小艇半天甚至數天來作湖泊及水道自駕遊並順道遊覽岸上的小鎮。最特別的是這個佔地330平方公里、覆蓋七條運河的湖區不是居民特意建造,而是數百年前過度挖煤加上水位上升而成。
皇家別墅:桑德令罕府
有看過Netflix的皇牌劇集「皇室」的話,必會看到一幕幕描述幾代英國皇室成員一同到別墅歡度聖誕的場景。取景地是諾郡內的Somerleyton Hall,但真實的皇家別墅其實是郡內的桑德令罕府(Sandringham Estates)。此府不容Netflix到內拍攝,卻歡迎遊客購票參觀。遊人除一睹皇家別墅的裝潢外,更可在當中600畝的莊園內遠足甚至騎自行車遊園,其間可經過戴妃的出生地亦即皇家莊園範圍內的屋苑。我們在十二月到訪,有幸能欣賞莊園的樹林掛上不同系列的彩燈,感受幻彩中的節日氣氛。
不輸皇家莊園的比歷京樓
桑德令罕府並非郡內唯一的皇室名媛出生地,四百多年前亨利八世六個皇后中,也是他至愛的Anne Boleyn便在離諾市北面的比歷京樓(Blickling Hall)出生。四百年來的各園主多有在英國政界發揮一定的影響力。莊園現由國家信託基金管理,如桑府一樣供遊人參觀、遠足及騎自行車賞樂;除了其大宅及花園外,遠足徑上還可看到塔樓、金字塔及人工湖,風光不輸皇家別墅。
後記:貼地
上文提到大教堂與民為便、與時並進的方針,也提到皇家別墅亦掛上新穎的彩燈來吸引遊客。相信它們的目的並非為提高收入,而是令自己更能貼近社會脈搏,從而加強在社會的角色及可以發揮的功用與影響力,也即是現在很多人說的「貼地」。雖然「皇室」一劇有些情節實屬虛構,但也如實反應了英國皇室與時並進的心態,儘管它們採取的是較循序漸進的做法。祝願我們的社會、教會、政府、職場甚至是家庭也能更「貼地」,好使掌握改革權力的一方能確切地了解與時並進的必要。
你或許會喜歡以下文章,請點擊圖片來開啟
新添加的資訊可寄到閣下的電郵 Get new content delivered directly to your in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