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的羅馬跑步:尋找Audrey Hepburn的腳蹤

為此文製作了我的路線圖,在看畢羅馬假期後才發覺它與夏萍的腳蹤幾乎一樣

禁足期間終於看了由柯德莉夏萍及格利哥利柏領銜主演的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勾起了絲絲回憶卻同時帶來陣陣唏噓。就算是以70年前的穚段看,劇情其實很老套,說的是厭倦外交式生活的公主夏萍如何在羅馬邂逅當記者的男主角,但在靈氣迫人的夏萍及英姿颯颯的格利哥利柏演來卻有蕩氣迴腸之感。為我帶來絲絲回憶之處便是他們開着Vespa電單車或信步經過的市內名勝,當中不少是我和家人一同暢遊過的。而唏噓的是本來車水馬龍的勝景,現在卻蕭蕭瑟瑟;加上羅馬是與先父唯一一次只有我倆同遊的歐洲之旅的首站 — 不禁想起24年前在40度的艷陽下於聖彼得廣場同吃雪榚,頓有隔世之感。

聖彼德大教堂

在清晨的羅馬跟隨夏萍的腳蹤
然而,對羅馬的回憶仍是美好的居多,也盼與讀者分享暢遊羅馬的心得。難題是羅馬勝景及歷史已被說過無數次,甚至不少讀者也到過羅馬,那本文又如何能勾起讀者的興趣?苦思之下,我想到去年與家人再遊羅馬時的一過難得的節目,便是獨自一人在清晨時分跑步。難得之處不是撇下家人享受所謂的Me Time,而是清晨乃唯一能在柔和的陽光中獨自欣賞羅馬名勝的時間。為此文製作了我的路線圖,在看畢羅馬假期後才發覺它與夏萍的腳蹤幾乎一樣。

我的跑步路線圖
聖母堂

獨覽羅馬鬥獸場
仲夏清晨六時正黎明初現,我從中央火車站旁的酒店往羅馬鬥獸場跑,途經聖母堂。甫到鬥獸場,我真的被眼前景物鎮懾得有些感動。原因是鬥獸場及旁邊的古羅馬凱旋門均空無一人,我彷彿是能獨享其嫵媚的唯一貴賓。往帝國廣場大道走會經過從前作議事之用的古羅馬廣場及戰車競技場,但從此路並不能一窺廣場內宏偉的羅馬建築。然而,再走一會至維托里亞諾國家紀念館的話,便可經過卡比托利歐山;山上的廣場出自文藝復興三巨頭之一的米高安哲盧之手筆,而廣場後的階級是鳥瞰古羅馬廣場的最佳地方。國家紀念館是為紀念統一意大利的維托里奧王而興建,當中所有雕塑也是由最當時得令的意大利匠人設計,每件也是精品。

在無遊人的特里維噴泉旁跟本地人喝Expresso
若時間容許的話可繞路到外牆為羅馬巨柱的馬修羅劇院,不然可直往羅馬萬神殿。此殿是全球保存得最完整的羅馬建築,雖然在羅馬帝國期間興建,但建築卻較近古希臘風格;便連外圍的巨柱也是從哥林多運來,而內殿作裝飾的雕塑也是被羅馬化的希臘神祇(例如羅馬戰神Mars即希臘的Ares)。往台伯河方向跑數分鐘便是同樣建於羅馬帝國時代的聖天使橋及聖天使堡,橋上有十個以大理石鑿成的天使像,清晨時分看來份外雪白。朝同一方向再跑一會便是梵諦岡及聖彼得大教堂,但我沒取此道卻選了沿河的西北方跑到西班牙階級後再往南端的特里維噴泉,希望乘早上遊客還未湧至之前能獨自享受噴泉的美景;原因是上兩次到此一遊時均完全不能躋進一個好位置來拍一幅像樣的風景照。步履至此,略倦的我也跟隨本地人到地道的咖啡店喝一口特濃咖啡(切記要帶手機來拍照和少量現金)。

天使替彼得打開的鎖鏈
休息一會後有體力跑上圍繞羅馬的七丘中最高的奎里納萊山並觀賞總統府第奎里納萊宮。下山道上主要是民居,一路朝向鬥獸場,但我的目的地是鬥獸場附近的一個名勝。讀者可能會問為何剛才不到這處參觀?因為這座聖保祿鎖鏈堂從外看平平無奇,但在八時後卻可進內欣賞兩大珍寶。首先是米高安哲盧為教宗猶利二世的墳墓所創作的摩西雕像,另外一件 — 也是較引人入勝的一件 — 便是聖徒彼得在耶路撒冷被囚時所戴的鎖鏈。據使徒行傳記載,上帝派天使打開鎖鏈並將他釋放。在看到神如何打開人的枷鎖後,我便帶着輕省與感恩的心回到下榻的酒店與家人吃早餐。

後記:上帝制止瘟疫
上文提到聖天使橋,夏萍迷當知道這裏是她與男主角共舞之地,但較少人知道此橋原本的名字。它起初的名字其實是聖彼得橋,因朝勝客要經此橋才到聖彼得大教堂而得名。據說在教宗格戈里在位期間,有天使在城堡的圓頂宣佈當時的瘟疫已被神終結,一橋一堡才正式以聖天使為名 — 但願天使在此時此刻也作同樣的宣告。

你或許會喜歡以下文章,請點擊圖片來開啟

和平背後的代價:記諾曼第登陸75周年
人傑地靈活士托:邱吉爾的出生地
見證帝國興衰的漆咸皇家船塢
高雲地利城的都市傳說
中世紀的Amazon.com – 普羅旺

島鎮聖米歇爾山

%d bloggers like this: